央視網消息:本屆進博會吸引了來自近80個國家和地區的上千名中外記者參會。作為世界上首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際展會,進博會已經成為世界了解中國、走進中國的一扇大門。參與報道今年的進博會,各國的媒體朋友們會有什么樣的期待和體驗呢?讓我們一起去聽聽看。

菲律賓國家人民電視網記者 貝爾納多·比阿特麗斯:實際上這是我第一次報道進博會,我非常期待。
蘇丹褐色大地報主編 穆薩米爾·穆罕默德:這是我第一次來中國。

埃及電視臺記者 穆罕默德·艾哈邁德:這是我第一次來到這個展會,我覺得它是一個特別大型的展會,這里有著琳瑯滿目的商品。

烏干達新視野報記者 尼爾森:這是我第一次來參加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,我覺得能有這樣的機會簡直太棒了!
參與進博會報道,除了關注即將發布的新品與商機,外國記者也在關注開放的中國給世界帶來的機遇。

埃及電視臺記者 穆罕默德·艾哈邁德:在中國這是我第一次看到以進口為主題的博覽會,因為其他國家舉行的展會都是為了出口。今天,中國打開了大門,與世界共享發展。此外,進博會還讓140多個國家共享文化、產品、傳統。各國在這里彼此交流合作和發展的經驗。

菲律賓國家人民電視網記者 貝爾納多·比阿特麗斯:我認為菲律賓可以學習很多。學習“一帶一路”,學習很多經濟的措施。所以我認為在未來,中國可以給我們分享很多,特別是給發展中國家,比如說菲律賓。
敘利亞阿拉伯新聞社 奧斯曼·尼斯林:我最關注的是科技,我對這個領域非常感興趣。當我來到中國的時候,我看到了無人駕駛的汽車,這是中國科技成就的一個縮影。
吉爾吉斯斯坦絲路新觀察記者 喬博娜:我特別想看一下中國的高科技,我對這個很感興趣。因為我知道中國最近幾年,在這個領域發展非常強勁。吉爾吉斯斯坦和中國是鄰國。(中文:中國和吉爾吉斯斯坦是鄰居還有朋友)。能夠進入中國市場很重要,因為中國很大,中國市場也很廣闊。
這次來到上海報道進博會,許多記者不僅驚異于中國的發展和開放,同時也對中國的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。在進博會新聞中心,非遺展示吸引著外國記者們爭相打卡。而采訪間歇,在這里喝一杯現磨咖啡,或者品一杯清茶,也讓大家在細節中感受著中國的開放與包容。

吉爾吉斯斯坦絲路新觀察記者 喬博娜:在吉爾吉斯斯坦現在有很多人都在學中文,然后有很多年輕人都懂漢語。有很棒的翻譯。中國、吉爾吉斯斯坦就是歷來有很好的合作。中國發展很迅速,大家都想學中文。
烏干達新視野報記者 尼爾森:我們來到這里并在這里學習,這將幫助我們國家的經濟成長。因為像非洲,我的大陸,我的國家,正在努力實現《2063年議程》。當我作為一名非洲的記者到這里的時候,當我以烏干達的身份來到這里,我將把這所看到(經驗)帶回我的家鄉,這將促進我們大洲更好地實現《2063年議程》。